各院系: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组织2006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苏教高 [2006] 6 号)文件精神,现将今年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原则与条件
1.评选原则:为与国家精品课程名称一致,自今年起,省级优秀课程将改称为省级精品课程。国家与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将遵循“分类指导,科学布局,突出重点,择优建设,共建共享”的原则,重点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覆盖共享面广和已入选数量较少的专业领域精品课程。保证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占一定比例。
2.评选条件:
评选省级二类精品课程的基本条件:
(1)课程建设紧扣相关专业改革发展方向,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教学大纲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具有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紧密结合的课程特色。
(2)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实行研究性教学,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证精品教材进课堂(包括自编教材、配套的教材、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和多媒体教材)。注重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成效显著。
(3)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保证高水平教师指导实验、实训和实习。具有较好的实验实训实习条件。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课程开出率高、教学质量好。能够针对性、高质量开展实习实训。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本专科学生参加科研、科技训练。
(4)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高,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成效突出。注重教师培训与青年教师培养。课程负责人为本校专职教师,具有教授职务。
(5)具有健全的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文件和教学档案完整规范。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效深受好评。
评选省级一类精品课程或推荐国家精品课程,在符合以上条件的同时,还需参照国家精品课程要求,具备以下条件:
(1)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初具规模,课程支撑网站已提供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以及至少三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鼓励将电子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录像制作需符合“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充分反映该教学单元的实际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展示教师的教学水平与风范。
(2)课程建设特色优势显著,在全国同类课程中富有影响,深受认同。
二、评选数量与范围
1.评选数量: 2006年江苏省将评选省级精品课程200门,其中一类精品课程60门,二类精品课程140门。我校限额申报10门。
2.在今年与前两届(2002、2004年)省级一类精品课程中,择优推荐55门国家精品课程。2002、2004年省级一类精品课程可直接填写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3.申报范围:申报课程必须连续开设3年以上(截止2006年1月上学期末)的校级精品课程,原则上应是基础课或专业(技术)基础课。本科课程以教育部1998年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作为分类体系,另增“两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类别。
三、评选办法与管理
1.评选办法:国家与省级精品课程采用专家会议评审、省教育厅审定、网上公示的方式进行。
2.科学管理:
(1)获选的国家精品课程与省级一类精品课程均需在网上面向全省高校开放共享,不断增加上网的授课录像,力争在2至3年内实现全部授课录像上网。
(2)省级精品课程由省教育厅颁发证书,并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资助部分建设经费。
四、申报办法与要求
1.申报程序:
(1)4月15日~25日,各院系组织2002、2004年省级二类优秀课程、校级精品课程主持人填写《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表》(附件1),并报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原则上每院系限报一门。
(2)4月底,教务处组织有关专家对上述课程进行评审,择优推荐10门课程参加江苏省精品课程评选。
(3)5月9日前,通过校内评审的10门课程主持人通过“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上申报系统”网上申报(从[url]http://202.119.33.32/jpkc或教育厅[url]www.ec.js.edu.cn下载)。(材料要求见附件2)[/url][/url]
(4)4月15日~5月8日,获2002、2004年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的主持人直接通过“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上申报系统”网上申报(从[url]http://202.119.33.32/jpkc或教育厅[url]www.ec.js.edu.cn下载)。(材料要求见附件2)[/url][/url]
五、在申报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沈群(83592464)。
教 务 处
二○○六年四月十四日
附件1:《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表》
附件2:申报材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