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重要指示,全面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助力学生党员深入了解红色文化与革命传统精神、增强党性观念。
港澳宝典资料大全港澳宝典资料大全开展了“E路寻根 芯火永燃”红色路线系列党建活动。2024年9月28日下午,首次党建活动以“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主题,于南京市鼓楼区静海寺与阅江楼开展。正值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本次活动通过实地研学带领学生党员回溯中国历史,感悟兴衰变幻,激发担当使命,弘扬爱国情怀,推动党员以史为鉴,自觉强化廉洁自律,与祖国共同成长。2024级硕士研究生参与此次党建活动,活动由电子学院硕士甲组党支部举办。
仪凤门外,狮子山下,坐落着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静海寺遗址,是本次活动的目的地之一。
“古寺历沧桑奇耻殊荣关国运,大江流日夜雄风豪气铸民魂”。“静海寺”取“四海平静,天下太平”之意,这里既承载着郑和下西洋的伟绩,也经受过日军战火焚烧的苦难历程,更铭刻着近代中国割地赔款的耻辱。
如今,遗址之上修建的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以“从屈辱到自强”为主题,展示了182年前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谈判到签订的史实。
入门即可看见三艘船只模型,1405年的郑和宝船,1842年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和1949年的渡江第一船“京电号”小火轮,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屈辱、自强的曲折历史。整个陈列馆分为五个部分:“千年变局 国门始破”“百年耻辱 城下之盟”“百年枷锁 民族劫难”“百年抗争 救亡图强”“百年梦圆 香港回归”。
1842年8月,英军舰队溯长江而上,70多艘战舰开进下关江面,兵临南京城下,卡死了清政府的经济命脉,清政府被迫“议和”。中英双方代表在静海寺、英国军舰、上江考棚等地前后经历了七次谈判,最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也标志着中国近代百年国耻、中华民族世纪苦难的开始。
馆内“清英签署《南京条约》还原场景”对面,陈列着《南京条约》的复制件,提醒着参观者勿忘国耻。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史实与《南京条约》签订,到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于危害,再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民族奋斗进行的斗争,到第五部分香港问题的解决。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以完整的历史叙述,向所有的参观者展示了近代中国所经历的苦难。
静海寺见证了中华民族近六百年的风云变换与历史兴衰,既承载了中国古代文明远播四海的辉煌,又经历了近代中国饱受欺凌、山河破碎的苦难历程。寺内3.5吨、高1.842米的警世钟,无疑惕励着后人勿忘国耻。
在参过学习的过程中,党员同学们偶遇前来参观的少先队员们,与之一起交流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分享了参观感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少先队员们纷纷表示,既要珍惜今日之幸福生活,亦要不断努力奋斗,争做于社会于国家有用的人才。
此次活动的第二站为阅江楼,阅江楼位于狮子山巅,雄踞扬子江畔,紧邻南京长江大桥,由明太祖朱元璋提议建立,其初衷是为了登高望远,察奸料敌,威慑四方。朱元璋曾亲自撰写《阅江楼记》,后因经济和战争,楼阁并未建成。2001年,阅江楼建成,楼高52米,共7层,具有独特的“犄角”造型,两翼均可观赏长江风光。
徒步登山途中,百米长廊连环画及明史长廊(廉政文化长廊)为必经之地,长达100余米的明史金陵碑廊以明太祖朱元璋反腐倡廉、整肃吏治的历史史实为主题,通过石碑形象再现明代肃贪惩腐的场景,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清廉价值理念。
讲解老师为大家讲述了推行军屯、南京城墙等廉政典故,警示党员同志要廉洁自律,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从历史中汲取廉政大智慧,坚守清廉本色。这是一次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活动,引导学生党员努力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把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贯通起来,融入日常、化为习惯。
登至阅江楼,其三楼中悬挂着一幅瓷画——郑和下西洋瓷画,该瓷画是国内最大的景德镇瓷画,展现了从1405年到1433年这28年的时间里,郑和七次出使西洋的历史,画面由12个部分组成,详细描述了航海家郑和按照永乐皇帝的旨意,建造宝船,到阿拉伯朝觐圣地,到西洋各国宣传中华文明和开展商品贸易的盛况。
最后,大家来到阅江楼顶层,登楼远眺,感受 “水环城、城抱山、山托楼”之壮观景象与南京城的古今变迁,感悟祖国母亲的不断繁荣与强大。
本次党建活动,不仅仅推动了党员同志们回顾中华民族的辉煌与苦难,从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到《南京条约》的耻辱,再到香港回归的荣耀,深刻体会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促进学生党员铭记国耻,强化了大家从历史的镜鉴中汲取力量的意识,激发其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激励当代青年党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同时,阅江楼地廉政文化教育强化了党员的廉洁自律意识,警示党员同志要廉洁自律,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图:杨钦惠、蔡文聪、徐宸宇
文:盛佳